没有人比宋人更懂生活的雅趣
自宋代起,茶便成了寻常人家开门 “七件事” 之一。
宋时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记载:“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”
《梦华录》里的点茶场景,正是这份日常的生动写照。
宋人四艺,“点茶” 居首
宋人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写道:“烧香点茶,挂画插花,四般闲事,不宜累家。” 这便是宋代 “文人四艺”:
味:点茶之妙
嗅:焚香之雅
触:插花之趣
视:挂画之道
展开剩余65%这是宋代文人的风雅风骨,是独树一帜的宋韵美学。而在宋人四艺之中,“点茶” 更居首位。
宋徽宗便是点茶高手,为此还亲撰《大观茶论》,将点茶技艺推向巅峰。宰相蔡京在《延福宫曲宴记》中记载:“宣和二年十二月癸,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…… 上命近侍取茶具,亲手注汤击拂。少倾,白乳浮盏面,如疏星淡月。” 由此可见,宋徽宗的点茶技艺早已炉火纯青。
《梦华录》中那专注的点茶击拂场景,正是这般雅致的重现。
从帝王到贵族,再到宋朝文人,皆对点心推崇备至。统治者与贵族阶层的亲身践行,文人墨客的倾心追捧,都为点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与社会氛围。因此,点茶的盛行几乎是时代的必然。
点茶,是宋代最盛行的饮茶方式。
点茶在唐末已现雏形,只是到了宋朝才真正流行开来,成为上至帝王、下至百姓都熟知的茶汤制作方法。
从蔡襄的《茶录》到宋徽宗的《大观茶论》,宋代大多数茶书记述的核心都是点茶之法。
图中点茶工具:茶磨、茶炉、茶瓶、茶盏、盏托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